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1937年7月,以盧溝橋事件為導火線的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台灣開始進入戰爭體制。

  作為當時「大日本帝國」領土之一的殖民地台灣,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長達八年的戰爭時期裡,統治者(日本政府與台灣總督府)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民眾生活等等方面,到底實施了哪些統制措施?進行了哪些人力、物力動員?而身為「日本帝國臣民」的一份子,但也身為被統治階層的台灣人民,又如何度過那一段身不由己的戰爭歲月?這些都是《戰爭體制下的台灣》這本書闡述與探討的對象。

  全書主要以學術界的研究成果為參考,也有一部分採用坊間的當代人士回憶錄及民間訪談為撰寫內容,共分為十章:〈中日戰爭的前奏曲〉、〈皇民化運動的展開〉、〈普及國語運動〉、〈神社建造、參拜與奉祀「神宮大麻」〉、〈台灣人家庭正廳改善運動與寺廟整理運動〉、〈改姓名運動〉、〈皇紀2600年的奉祝活動〉、〈皇民奉公運動的展開〉、〈軍事人力動員」與〈戰爭體制下的庶民生活〉。

作者簡介

蔡錦堂

  ●1951年生於台南縣新化鎮。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文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領域以日治時期的台灣史、日本近代史、日台關係史為主,尤其關注宗教政策史、教育史以及文化史方面的議題。

  ●主要著作:《日本帝主義下台灣宗教政策》、〈台灣忠烈祠日本護神社.靖神社比較〉、〈日本統治時代民党統治時代跨  生台灣人日本〉等日文作品,以及〈日本據台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日本統治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教育束力語、御真影與修身教科書〉、〈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等。

詳細資料

  • ISBN:986812518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87頁 / 16k菊 / 14.8 x 21 x 0.9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福林媽咪 先講一個真實的搞笑事件。 一位小姐姐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4歲半的兒子在客廳沙發上騎著一個枕頭,嘴裡還喊「駕駕駕」。女生就想上前跟小朋友聊一聊拉近一下距離,於是問道:「你這匹馬是什麼馬?汗血寶馬嗎?」 沒想到,小男孩停下動作撇了她一眼:「這是枕頭啊,你是不是傻?」 小姐姐瞬間要石化了,之後小男孩追著媽媽一直問:「媽媽,這個阿姨是不是有問題?」 ... 想要跟孩子拉近關係,卻發現自己琢磨不透孩子,孩子看問題的角度總和我們不同。 有研究發現,孩子大約在12-14周歲時,世界觀才會定型,也就是說這之後他們所看待世界的角度才會和成年人一樣,在此之前,孩子認為的世界和我們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孩子的認知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形成的。 我們今天來說說孩子眼中的世界。 一、1歲以後才能看清楚周圍事物和爸媽的臉 剛出生的寶寶眼前是模糊一片的黑白灰,隨著視覺神經的生長發育,寶寶慢慢可以控制眼睛對焦,大約到1歲的時候才能從平面過度到立體,看出立體的世界。 ... 寶寶剛出生時猶如高度近視,而且看不出顏色,但是能感受到光。 1個月的時候視距在20-30裡面之間,可以看清這個距離以內的東西; 2個月的時候開始往彩色世界過度,能分辨出黑白紅 慢慢可以手眼協調,抓自己想要的東西; 8個月的時候能夠判斷距離,能區分遠近; 1歲可以完成從平面過度到立體的世界。這時候才能真真切切的看清楚爸媽的臉。但要是要達到正常人1.0的視力多數要到在6-7歲才可以。 二、學習能力驚人 之前有人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很多哺乳動物出生之後立馬就能站起來,而人類幼崽要到1歲左右才行。」 這不是人類幼崽弱,而是人類進化到現在的地步,生活環境沒有野外那麼殘酷,而且,我們人類用更多的時間在發育大腦。 ... 寶寶出生時,身體很多器官、神經都沒有發育完全,而這個發育過程需要日常的營養、睡眠來滿足,但除此以外還有學習。 隨著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孩子的大腦便會以驚人的速度形成連接。連接因果關係等等。 而且孩子的可塑能力非常強,生活在雙語環境中的孩子可以輕鬆學會兩種語言,就像很多混血兒一樣,他們既可以掌握媽媽的語言也可以掌握爸爸的語言。如果沒有雙語環境,普通話和方言也不用刻意教,孩子就都會說。這就是孩子學習能力驚人的地方。 而這種學習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會逐步退化,學習起來會越來越吃力。 三、想像力特別豐富 在孩子的世界觀形成之前,他們看是充滿想像力的。很多成人明白雲是什麼的時候,在看到雲就認為那是雲,但是孩子可以想像成任何東西。 曾經一個特別知名的案例,一位幼兒園老師,教班裡的小朋友「O」的讀音,而其中一位小女孩的母親將老師告上法庭。因為女兒在沒有學習之前,會說圓圈是蘋果,是球,是嘴巴等等,但是現在女兒只會說那是「O」,女兒喪失了想像力。最後這位媽媽竟然勝訴了。 像文章開頭說的那位騎枕頭的孩子一樣,他知道自己騎的枕頭,但是他腦海里想的應該確實是大馬。 ... 還有之前以為美術培訓班的老師,在跟孩子家長開家長會時說道:「小朋友畫了3條線,一條長的,一條稍短一些,還有一條更短的。孩子告訴老師這是爸爸媽媽和他。」我們一開始確實不知道,但是孩子一講,就明白怎麼回事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家三口,在孩子眼中,三個人就像三條線一般,高低不同,這種方法很直接也很形象,但這也正是想像力。 當然,這些想像力也是可以保留下來的,這更要看爸爸媽媽如何引導,不去限制孩子的想像力才是正確的。 四、看不到的東西=不存在 有沒有爸爸媽媽逗孩子的時候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再打開手?這樣做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對不對? 其實,當你用手擋住臉的時候,他們認為是「臉消失了」。如果你從指縫中偷偷看寶寶,他們會一臉呆滯,因為他們不知道媽媽去哪兒了。當你把手打開時,他們就會很驚喜,媽媽回來了。 當代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客體概念是指嬰兒把外在的物體看為獨立存在的實體理解,通俗的講,客體永久性就是物體在被隱藏的狀態下仍舊是客觀存在的。 這對於我們成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對於兒童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會認為看不到的東西等於不存在。 ... 所以很多小朋友在躲貓貓的時候,經常會顧頭不顧尾,頗有掩耳盜鈴之勢,他們認為他們看不到外面,那麼外面就消失了,外面的人也看不到他。 寶寶這種認知的扭轉,還需要爸爸媽媽多帶他做一些遊戲訓練才行,比如把他的玩具藏在被子裡,然後用他的小手按在被子上,隔著被子感受玩具還在,然後當著他的面掀開被子。久而久之孩子的這種認知才能扭轉。 五、3歲以下的孩子無法理解事物的逆轉性 舉個很可愛的例子,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把他的鞋帶繫上了,那麼他會認為鞋帶永遠解不開了。當他脫不下來鞋子的時候就可能會大哭,認為鞋子永遠下不來了。這時候孩子哭得是很傷心,但通常爸爸媽媽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哭的。其實他們只是單純地認為鞋子永遠脫不下來了。 ...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因為類似的事情哭泣,別取笑他,因為他是真的很傷心,應該上前給個擁抱安慰一下,然後當著孩子的面教他鞋帶是可以解開的,這樣,下一次他就不會再因此哭泣了。 六、善惡不分時無法理解成人世界的道德觀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性本善和性本惡兩個說法,孔子主張性本善,荀子主張性本惡。 有一位寶媽說她覺得人性本惡。她給孩子買的小動物,小烏龜小兔子之類的,到家之後沒幾天這些小傢伙就都被玩死了,破壞欲旺盛。如果不教他們愛護小動物,他們本能的就是破壞、折磨。 然後有人反駁說,孩子是一張白紙,破壞舊的東西是因為喜歡新的東西,折磨小動物是因為小動物發出的聲音尖銳好聽,所以,他們只是善惡不分,並不是性本惡。 ...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去討論孩子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因為他們確實不是天生就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這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爸媽對其教導,告訴他們什麼對什麼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比如看別人打碎玻璃杯,如果對方是故意的,孩子就會認為這不嚴重,甚至還會模仿。如果那個人是不小心打碎的,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件事很嚴重。 所以,孩子需要爸爸媽媽去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因果關係。慢慢明白規則才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第一次犯錯時,他是不明白對錯的,需要父母的引導才能幫助他們知道是非善惡。 孩子的世界和我們大人的世界不一樣,當我們從小長大成人之後,我們的認知被外界的信息不斷刺激,所以會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是我們以前經歷的那些對孩子來說還是第一次,我們需要對孩子多一些體諒、耐心和引導。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8GmGo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5161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新社韓式燙髮推薦髮廊台中西區微凌亂髮型推薦髮廊和平頭髮燙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南屯韓男卷髮推薦染髮髮廊
台中西屯頭皮舒活護理推薦髮廊 梧棲男生髮型推薦的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質感色系商業髮色專業髮廊烏日英倫油頭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烏日毛躁髮質改善 台中質感色系商業髮色專業髮廊台中南區傭懶雲朵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烏日中長髮尷尬期推薦染髮店 歐美感挑染推薦台中染髮推薦新社後梳髮型 大雅型男剪裁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質感色系商業髮色專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大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